红色刘集研学旅行基地是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基地,位于广饶县大王镇,大王镇是红色之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建立了全国最早的一批农村党支部---中共刘集支部和延集支部,保存有全国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哺育了邓天一、李耘生、李玉堂、丁莱夫、张太恒等诸多仁人志士。
基地依托全国最早的一批农村党支部,先后建设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中共延集支部纪念馆、封庙团支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主题的教学场馆;依托一批大王籍仁人志士的先进事迹,先后建设了张太恒上将纪念馆、李耘生事迹陈列室等人物事迹教学场馆,建筑面积达4291平方米,开放面积3500平方米。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着力做好红色研学旅行品牌,强化深度文化体验,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长久生命力的研学旅行产品。
同时,依托于红色刘集旅游景区内的织女河生态林场和部分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进生态类研学产品建设,让红色主题教育的研学产品融合绿色生态体验,让青少年进一步反思红色文化诞生之艰苦,彰显艰苦奋斗之精神,通过融合,加深红色文化的内涵,同时让红色旅游研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目前,红色刘集研学旅行基地已先后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12年以来,先后与多所大学进行合作,“复旦大学宣传教育基地”、 “山东大学党建实践基地”先后在纪念馆进行挂牌,基地年可接待青少年学生达2万余人次。
基地依托全国最早的一批农村党支部,先后建设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中共延集支部纪念馆、封庙团支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主题的教学场馆;依托一批大王籍仁人志士的先进事迹,先后建设了张太恒上将纪念馆、李耘生事迹陈列室等人物事迹教学场馆,建筑面积达4291平方米,开放面积3500平方米。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着力做好红色研学旅行品牌,强化深度文化体验,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长久生命力的研学旅行产品。
同时,依托于红色刘集旅游景区内的织女河生态林场和部分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进生态类研学产品建设,让红色主题教育的研学产品融合绿色生态体验,让青少年进一步反思红色文化诞生之艰苦,彰显艰苦奋斗之精神,通过融合,加深红色文化的内涵,同时让红色旅游研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